首页 >> 黄大城

警惕温和CPI背后的物价上涨压力金丝焊线机

2022-09-03 01:12:29

警惕温和CPI背后的物价上涨压力

警惕温和CPI背后的物价上涨压力2012-10-20 21:40:1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分享到: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了9月份几项主要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创2009年11月以来35月新低。

CPI1.9%的数字基本符合不少机构之预测,甚至比大多数预测稍低一些。

也因此,有观点认为,短期内物价上涨警戒可以解除。

然而在我们看来,尽管9月份CPI数据仍在2%以内,但有多个理由说明,未来几个月物价上涨压力仍然不小。

的确,从表面看中国物价暂无上涨压力,从3月开始,CPI一月比一月低,从“4时代”直接滑落到“1时代”。尽管8月份稍有回升,但9月又回到看似更为妥贴的“1”时代。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仍存,此前一系列有可能导致通胀的政策措施还需一个完整时间周期来加以验证。

我们先来看看最新CPI数据的结构性特点。

9月CPI中,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8%。

从食品项下细分,你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线索。比如,居民日常需要的鲜菜价格上涨了11.1%;鲜果价格上涨7.2%;水产品价格上涨4.5%;粮食价格上涨3.7%;油脂价格上涨4.1%。

也就是说,对于居民而言,最重要的食品种类中,除了肉禽及其制品,其余都有超过3个点的涨幅。

对大多数普通居民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动,这将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的好坏。

有人会反驳说,影响CPI最大的猪肉价格是下降的,因此不用过分担心。然而事实上,这正是未来食品价格可能大幅波动的隐患。

猪肉价格作为CPI中占3%以上的成分,以往毫无例外按照CPI趋势变化。但是,受到年初以来价格下滑影响,许多地区生猪存栏量已经出现大幅度缩减。

面对一蹶不振的肉价行情,不少养殖户甚至已经清空猪圈,退出了养猪行业。

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存栏数量是4.55亿头,比去年多了1555万头,整个上半年猪肉产量比去年上半年多了145万吨,从1月到8月,供给上去了,需求却没有增加,跌跌不休的猪肉价格让养猪人越来越没了生产积极性。

从以往经验来看,这正是价格步步走高的起点。生猪养殖需要一个完整周期,一旦形成降价预期,在需求稳定情况下,供给会急剧下降,从而形成持续下跌后的价格报复性反弹。

其实,猪肉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才是更为关键的。今年新一轮政策密集投放大概是从5月份开始,当时现有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会议提出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在一个月后,连续两次降息的货币政策让政策宽松猜想得到验证。其后,经过一个月短暂观察后,以发改委9月密集批复总投资超过万亿元的重大项目为标志,形成新一轮投资热潮。

简单的看法是,天量基础设施投资必然导致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其对耕地的占用更必然导致对农业的影响,引发农产品价格预期上调。

细致些的观察则让问题显得更为严峻:政府推动的天量投资会引发一种有别于成本推动和“输入型”的通胀效应。确切而言,是一种信贷极速膨胀而引发的通胀效应。因为出于增长的刚性要求,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很难被压抑,紧接而来的是难以控制的银行信贷。即便用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来加以控制,但地方政府和大型国企在扩张政策推动下仍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等形式进行项目融资,也因此广义货币的存量膨胀就变得不好控制。而据了解,一些地方政府目前正是在采用优良企业打包后大量发债的形式来支持大型投资项目。

以上种种,都会为未来通胀压力埋下伏笔。

任何市场结果都有前期政策措施之因,所不同的是时间差究竟需要多久、合理的观察周期究竟该有多长。

因此,居安而思危,我们需要在CPI处于相对温和的时候,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前景进行理性分析,并通过调整措施来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上一篇:叶檀:什么是中国企业真正的保护伞?下一篇:中国智识分子对十八大的八大期待

西安特纳综合症医院

海口血精症医院

合肥治咖啡斑的医院哪个好

成都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承德哪里的医院治疗外阴白斑好

友情链接